嫡妻奋斗日常全文(为什么吕后死后吕家被清算)

1. 嫡妻奋斗日常全文,为什么吕后死后吕家被清算?

时也、命也!吕家被清算,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上天给吕雉的时间不够,另外则是其操之过急!

而武家逃过一节,除了时代背景外,武则天在权谋上也相对成熟一些,比如豢养男宠【武则天养男宠更多的是政治目的,否则年逾古稀的人,说句不好听的话;大姨妈都不来了,哪来的那么多风花雪月的想法】

吕后死、吕家灭

公元前195年,刘邦去世。这一年,刘邦虽然已经建立了大汉王朝,并且消灭了大多数异姓王,然而,摆在汉朝领导人面前依旧有两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就是中央朝廷无法控制地方。换句话说,朝廷消灭了异姓王,但却没有能力填补异姓王在地方上留下的权力真空。其次则是朝中掌握实权的大臣们日益的结盟、做大,最典型的就是功臣集团。

面对这两件事,已经时日无多的刘邦为了稳固皇权,同时保证皇权的平稳过渡,做了两件事;

第一,既然朝廷无法以郡县制填补地方权力真空,那地方上仍然可以采取分封制,但封国内的国君必须是刘邦的兄弟子侄,以此加强地方对中央朝廷的向心力。

第二,朝中功臣集团已经结成党派,短时间内无法根除,而且,贸然打击必然造成动乱。

无奈之下,刘邦只能选择和他们结成利益同盟。为此,设下白马之盟,杀白马盟誓,和众人约定;

国以永存,施及苗裔

只要我老刘家的江山永固,那你们的子孙后代就能永保富贵,永远是会所嫩模的生活。

那么,如何能够保证咱们三方能够永远都是会所嫩模的生活呢?

很简单,权力只在我们三方集团的小圈子里流转就行了。为此,刘邦和地方诸侯王、功臣集团上屋抽梯,决定封堵社会的上升渠道,约定地方诸侯王只能是皇族成员,而侯爵呢,只能是立下赫赫军功的人。

非刘氏而王者,天下共击之,若无功上所不置而侯者,天下共诛之。

其实,聪明的人都知道,无奈之下的约定根本无法长久,只要其中任何一方做大,其余两方必然会被削弱,甚至是被消灭。

况且,刘邦和众人的约定造成了两个很严重的后果,那就是有才能的人无法通过政绩、贡献进入权力中枢。另外,地方诸侯国是掌握财权、政权、军权、人事任命权的,这也造成了地方势力的割据之势,很有可能造成分裂。

于是,刘邦去世,吕后掌权,最先动手的就是地方诸侯王。

关于吕后为何会率先拿地方诸侯王开刀,史书中并未提及。个人猜想,很可能是在吕后心中,地方割据势力要远比朝中功臣集团对皇权的威胁更大。另外,汉惠帝刘盈是刘邦亲自指定的继承人,可谓名正言顺,在这帮老臣之中是有一定分量的,而吕后和刘盈在刘邦的其他妻、儿的心中并没有威信,而且因为刘邦其他的儿子曾参与夺嫡,吕后从心底里认为他们是个威胁。再加上戚夫人事件,也很有会造成了地方诸侯王对吕后的反感。

于是,吕后率先将屠刀砍向了刘邦的其余儿子们。很快,刘如意被杀,刘被友迁徙赵地,最后被囚禁致死,刘邦庶长子刘肥也被迫让出了大片土地才得以保全性命。

面对吕后削藩,和刘邦约定白马之盟的功臣集团是什么表现呢?

无所谓嘛,甚至还有点开心,毕竟事不关己、高高挂起,而且,中央朝廷的权力提升,自己也可能会分一杯羹。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事态的发展方向变了。

公元前188年,汉惠帝刘盈去世,因为刘盈没有嫡子,所以,吕后被迫选立了刘盈的庶子刘恭为帝。此时,由于吕后没了刘邦继承人这杆大旗,再加上以前削藩的成果全部独吞了,都给了吕后的族人以及汉惠帝刘盈的儿子,因此,招来了朝中功臣集团的不满。

这下,吕后有点心虚,担心自己镇不住场子,再加上朝中老臣们经营多年,树大根深,掌握着长安城的守备力量,南军和北军。因此,吕后决定对朝中功臣集团动手。

接下来,吕后命吕台、吕禄为将,统领卫戍长安城的南、北军,并大肆分封诸吕为王。

这时,吕后已经彻底打破了刘邦生前的政治格局,白马之盟已经作废,引起了功臣集团和地方诸侯王双方的不满。但由于吕后自身的威信,以及其背后外戚集团的迅速壮大,再加上功臣集团和地方诸侯王的不团结(谁也不愿意做出头鸟),吕氏族人暂时安安稳稳的过上了会所嫩模的生活。

如果老天爷给吕后的时间长一点,靠着其威信,以及外戚势力的巩固,吕氏族人必定会保全富贵。但是,巧就巧在吕后于公元前180年去世了,这时诸吕掌权时日不长,权力尚不稳固,再加上周勃、陈平等功臣集团领袖尚存,地方诸侯王还有一定反抗实力。

于是,因吕后去世,再加上后少帝刘弘在吕后的安排下受到了吕氏族人的控制。所以,感觉到自己利益无法保全的地方诸侯王率先反抗,齐王刘襄(刘邦庶长子刘肥之子)第一个起兵造反。这时,吕产派遣大将军灌婴率兵迎战,然而灌婴也是功臣集团的一份子,对外戚吕氏掌权,分割自己手中的权力很不满,所以在荥阳碰到刘襄的军队后便倒戈了。

就在此时,周勃和陈平看到了机会,决定趁乱谋利,迅速站了出来,谋划除掉吕氏族人。于是,周勃、陈平靠着以往积累的人脉关系顺利进入了长安卫戍部队的军营,并接管了军队。之后,诸吕被杀,汉惠帝刘盈几个庶出的儿子也被周勃处死,就连当时的后少帝刘弘也被周勃以不是汉惠帝刘盈亲生子而废杀。

接下来,汉朝政治格局再次回到了刘邦的时代,汉文帝刘恒和功臣集团共治天下。

然而,历史脚步永不停歇,阻碍社会发展的集团必将被淘汰。于是汉文帝、汉景帝在稳固权力后,又开始继续刘邦、吕后未竞的事业,一步步的打击地方诸侯王和世袭功臣集团。直到汉武帝时期才算大体结束。

总结来说,吕后死后,吕氏族人之所以被灭族,一来是因为吕后掌权时间不长,吕氏族人权力不太稳固。另外,吕后操之过急,想一个人完成数代人的功业,在得罪了地方诸侯王势力后,又很快得罪了功臣集团。结果,当他死后,由于后少帝刘弘不足以服众,且受吕氏族人控制,再加上吕氏族人缺乏领头人,最终被陈平、周勃找到了时机一锅端,全部身首异处。

武则天死、武家生

武则天相对于吕后,其实是有很大的后发优势的。

另外,吕后在公元前195年掌权,公元前180年去世,总计掌权15年。

反观武则天,早在唐高宗李治时期便分得很大一部分权力。公元664年,40岁的武则天通过上官仪事件便在李治活着的时候“垂帘听政”了。公元674年,50岁的武则天更是上号“天后”,开启了“二圣临朝”的时代。

公元683年,李治去世,李显于李治灵前继位。不过,李显本质上就是武则天的傀儡,仅仅因为李显想提拔自己的老丈人就被武则天废黜。接下来,武则天立李旦为帝,李旦看到了哥哥李显的结局,那是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压根就不敢喘大气。

也因此,武则大权独揽,形成了其手中的皇权一家独大的局面。

在其后的几年中,武则天陆续平定了各地的诸侯王叛乱,并大肆封赏武氏族人,外戚集团崛起。

不过,唐朝时期,经过了汉朝,以及后代王朝的经营,外戚集团已经成为朝堂上的常客,名人辈出,既有卫青、霍去病、窦宪、马援这种名垂青史的人物,也有王莽、梁冀这种权臣。因此,到了武则天时期,对待外戚已经有了清楚的认知,一定要掌握一个度,绝对不能超过可控范围。

为此,武则天打击朝廷门阀集团,并没有采用外戚,反而是发展科举,网罗地方上的地主官僚,以庶族地主出身的官僚攻击朝堂上的门阀集团,从而达到集权的目的。

公元690年,李旦退位,武则天以67岁高龄登基称帝。

面对辛苦一生打拼的基业,武则天很不甘心武周王朝一世而灭,所以,很长时间都没有确立继承人。李旦在退位后改姓为武,只获得皇嗣身份。

随后,武氏成为朝堂上的明星,很多人感觉武承嗣有机会,所以众人向其集中。刚开始,武承嗣感觉良好,奋力的追求太子之位,还策划了数百人向武则天上表,请立自己为太子。

不过,武则天何许人也,早就看透了武承嗣的野心,当然不会纵容外戚势力发展壮大。于是,武则天利用武承嗣请立太子这一举动,将矛头对准了反对武周变更储君,忠于李旦的宰相岑长倩、格辅元等人。

宰相岑长倩、格辅元等人被打到后,由于武承嗣权柄过重,武则天也迅速把武承嗣晾到了一边。

公元698年,武则天想立武三思为太子,遭到狄仁杰的劝说,了解到天下还是心向李氏,最终,武则天放弃了立武氏为太子的想法。

此后,已经近80岁的武则天开始谋划其死后的局面了。

为了死后不被清算,为了武氏家族不被灭族,除了李武合流的互相联姻外,武则天放弃了立李旦为储君的想法,反而是把贬斥到湖北房县的李显召回了京城。

很明显,李旦在京城深耕多年,且身兼要职,一旦继位后很快会掌握权力,清除所有对自己有威胁的势力,武氏集团很可能会被消灭。

反观李显,被贬房县多年,与权力中枢隔绝多年,所以,他要想稳固权力,必须要有所依靠。

李显回京后,很快被立为太子,大部分人看清了局势,武三思也不例外,迅速巴结李显。

面对李显和武三思的结盟,武则天又启用了一股势力,即面首张易之、张昌宗,并设立了控鹤府,豢养了大量面首,张易之、张昌宗也变成了大权在握的人物。

【关于武则天为何豢养张易之、张昌宗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是李显和武三思走的太近了,威胁到了武则天的权力。但个人认为,也可能是武则天在谋划一盘大棋,利用张氏兄弟逼迫李显和武三思联盟,以此让武氏和李氏深度绑定】

接下来,张氏兄弟准备巴结未来的国君李显,但武则天以李显嫡长子李重润和永泰郡主暗地非议张氏兄弟为由将其处死。由此,李显和张氏兄弟结下了不可化解的仇怨。

公元705年。神龙政变发生,宰相张柬之、崔玄暐等人逼迫武则天退位,李显顺利登基。

李显登基后,看着掌握南衙禁军的弟弟李旦,废立帝王的宰相张柬之、崔玄暐等人,个个虎狼之势,所以,李显只能按照武则天的安排,和武三思结成了政治同盟,双方携手共进,这也让武氏短暂得到了安全。

当然,后来由于政变,武氏集团也遭遇了一定的打击,但这是后话了。

嫡妻奋斗日常全文(为什么吕后死后吕家被清算)

2. 红楼梦这么多谐音作者想告诉我们什么?

你好,我是国风

红楼梦是一部非常微妙的政治性小说。写出的年代,清廷正在大兴文字狱。因一字而丧命的汉民学子比比皆是。曹雪芹写出这么一部书分明是把脑袋别在裤腰带上!

但是曹雪芹是一个怀有家国情怀赤子之心的国士。(这一点在红楼梦这部作品中可以深切的感觉出来)让他不去抒发胸中的心念。那是不可能的!但是为了呈口舌一时之快像金圣叹一样掉脑袋。曹雪芹也是不干的!

所以他用了一种非常隐秘的手法写了这部书。

把所有的真相都藏了起来,为甄士隐(真事隐)贾雨村(贾语存)用一部虚幻神话的现实故事影射出自己想要写的内容。当然处于那个时代的人民,特别是文人肯定一看就明白他写了些什么。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失去了对那段历史的了解的现代人反而不明白红楼梦到底隐藏了什么真相!

红楼梦就是一部反满悼明的政治小说。所写了一段从明朝崇祯皇帝自缢,大明王朝灭亡,到大清王朝建立之间的一段历史——南明王朝。当然这段历史已经隐匿到了清人所书写的正史之外,不为众人所知,曹雪芹早已预见了这个结果。所以他写出来!

正如脂砚斋所评:凡野史俱可毁,独红楼不可毁!正值此而言也!

3. 汉朝第一个汉奸是中行说?

早年看陈宝国主演的电视剧《汉武大帝》时,对中行说(zhong,hang,yue)这个人有了很深刻的认识,当时就认为这个人简直太坏了,竟然帮助外人来打我们,丫的就是一个彻底的汉奸。

还悟出了一个根深蒂固的道理,那就是“堡垒往往是从内部被打破的”,如果对方不知道你的底细,想要打败你也是很困难的。

长大后我才明白,悟出的道理是对的,但是对中行说来说太不公平,汉朝统治者欠中行说一个道歉。

中行说本来居住在汉地,祖上可能是燕国人,不知道什么原因,做了汉朝的太监,一般来说太监都是居住在皇宫的,偏偏中行说比较倒霉,被汉文帝派遣到匈奴去。

这个过程听起来还挺气愤的,匈奴的冒顿单于病死后,其子老上单于即位,新匈奴即位后,与汉朝的关系十分紧张,汉文帝为了避免和匈奴发生大规模战争,选择继续与匈奴和亲的政策。

为了满足老上单于,汉文帝决定派遣一个宗室女,规格比以前随便挑选一个宫女能高一点,所以派遣的送亲队伍也多一点,中行说也不知道得罪了哪个领导,直接被安排在此列。

按照汉朝送亲的传统,送出去的女人如泼出去的水,要有入乡随俗的理念,不允许再回汉廷,所以,中行说也没有回来的机会了。

你想想当时的北方草原是什么生存环境,在皇宫居住又是什么环境,谁愿意去,当时中行说就明确表示不愿意去。

但是,当时的政策又不是以个人意志为转移的,不是你想说不去就不去的,否则你视汉廷权威为何物,中行说还是在派遣之列。

当时中行说就表示,一旦自己到了匈奴,一定会成为汉朝的心腹大患,负责派遣宦官的官员们并没有当回事,中行说还是没有逃脱被派遣到匈奴的命运。

按照司马迁在《史记》中的说法,中行说到了匈奴后就立刻归降了匈奴,由于有才华,成为老上单于的顾问,深受老上单于的喜欢与宠信。

这种说法本来就站不住脚,按照当时的和亲政策,中行说不过是“陪嫁”,如财产一样送给了匈奴,又何来投降之说。

当然,随行的汉人官宦很多,为什么中行说被司马迁写到了《史记》中呢?主要原因就是,中行说在匈奴那里为匈奴服务,将汉朝的文化推广到匈奴人那里,比较中行说教给匈奴人记数的方法,大大提高了匈奴人的生产效率,此举被看作是出卖汉朝的罪行。

其实,这也站不住脚,派往匈奴的人都是带着各种各样的技能,本身的目的就是到匈奴那里推广中原文化,从而完成汉匈和平相处的目的。

从史料中记载来看,中行说在担当老上单于顾问的时候,也是致力于汉匈和平的,只不过手段就是向汉廷索取物品,并没有爆发大规模的战争。

至于说“日夜教单于候利害处”,怂恿单于发动对汉作战,也站不住脚。

汉匈之间真正爆发大规模战争是因为汉武帝时期想要一劳永逸,彻底击垮匈奴,当时汉武帝与群臣设立了一场陷阱,将汉军主力埋伏在马邑周围,并且派人以献城的名义引诱军臣单于到马邑来掠夺物资,最后对军臣单于形成围歼。

要不是当时军臣单于在半路发现了猫腻,紧急撤退,估计小命就葬送在马邑了,此后,汉匈大战彻底爆发。

跟中行说并没有什么太大的关系,在后来汉匈战争中,汉朝也是取得了最后的胜利,由此可见,中行说起到的作用其实是有限的,一个人再了解汉朝,也无法改变汉匈之间实力差距的事实。

另一个指控中行说的事情是,中行说在与汉朝使者交流的过程中,给汉文帝回书口气傲慢,对汉朝使者也十分无理,其实只要查查当时汉朝使者出使后干的事就可能理解中行说了,有些事情只听一面之词,其实挺没劲的。

人们之所以痛恨中行说,不外乎他最终成了真正的匈奴人,而不再是一个汉人,假如中行说真的是一个匈奴人,不论他再做何等卑劣的事情,那都“有情可原”了。

关于汉奸的话题,在今天这个日子说起来,其实是挺沉重的,九一八事变后,好多人当了汉奸,其中就包括大汉奸川岛芳子,抗战胜利后,川岛芳子被逮捕,法庭决定判处其汉奸罪,但是川岛芳子坚持说自己是日本人,而不是中国人。

案件进入僵持阶段,就连法官都辩论不过川岛芳子,审判的核心点在于如何证明川岛芳子是中国人,而不是去查她究竟对中国人做了多少恶。

因为只要证明她是日本人,不管做了再多的恶,都会被遣送回日本,最后大多不了了之。

如果你把这个逻辑反复思忖,最终一定会得到一个结论,我们为何能够轻易宽恕“外人”,却无法重新接纳曾经的“自己人”。

再回过头来说中行说的事情,一个人在汉廷被阉了,成为最没有地位、最没有人格的一类人,他最后想要得到的可能就是安安稳稳的活到老,结果还是被无情的派往异国他乡。

他心里自然有恨,大多数对自己国家爱得深沉的人,在失望到极限之后都会恨的绝望,我想包括中行说在内的送亲队伍中,大多数人都是这样的想法。

到了匈奴后,对于中行说来说,真的是又一番天地,原本只是一个“废人”,到了匈奴那里却成了高尖端的技术人才,工作安排了,待遇提上来了,人格也有了,拿着人家的工资,喝着人家的牛奶,还有什么理由不给人干活?

在电影《阿凡达》中,男主也是一个残疾人,在人类那里遭受各种不公的待遇,并且被要求做自己不喜欢的事情,然而到了纳美族那里,不但受到尊重,还有一个爱他的女子,他甚至被当地人当作了神,你说他还愿意回到人类来吗?

在与匈奴人交往的过程中,张骞虽然与中行说是同一个时代的人,却比中行说更有影响力,以往人们称张骞在出使西域的时候,被匈奴扣留十多年,最后逃了出来,完成了使命,不管是在什么样的片子,一旦我看到张骞穿着浑身破烂返回长安的场景,内心都是无比沸腾,眼角还会留下些许泪痕。

张骞是一个值得崇拜的英雄,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张骞在被俘虏后,匈奴人并没有杀了张骞,说是囚禁,实则是希望将张骞拉拢过去。

不但居住条件好,还把匈奴人中较有地位的女人嫁给了张骞,还生下了孩子。

张骞在匈奴人那里居住了十年之久,才得以逃脱,这本身虽然是一个奇迹,但是我们也能够感受到匈奴人对知识分子的尊敬。

等到张骞完成西域之行返回长安的过程中,又被匈奴人抓住,这一次,匈奴人还没有杀他,反而把他送到他匈奴妻子那里,最后张骞还是不辱使命回到了汉廷。

对于张骞来说,留在匈奴那里是浪费了自己的才华,而回到汉廷,却有可能成为铭记史册的人,权衡利弊,都会选择回到汉廷。

但是如果张骞有中行说那样的遭遇,回到汉廷后也只能做一个太监,那么,你是在匈奴当大单于的高尖端人才,还是回到汉廷继续做一个“废人”呢?

4. 女性是如何相处的?

导读:一夫多妻制一直饱受争议,反对者众多,支持者也不少。支持者的想法各不一样,不过对于古代男性可以娶多位配偶的羡慕是一个重要因素。不过,中国古代的一夫一妻多妾制并不简单,它蕴含的政治色彩和封建色彩十分浓厚,女性在这个制度下的命运也十分凄惨。

古人对于”妾“是十分鄙夷的,《周礼》载:

“臣妾,男女贫贱者。”男之贫贱者为臣,女之贫贱者为妾,

从这里我们就可以看出,起初妾是指卑贱的奴隶。而像这样语气轻蔑的记载在古代典籍当中十分常见,比如《周书·费誓》中记载:

“马牛其风,臣妾逋逃。逾垣墙,窃马牛,诱臣妾,汝则有常刑。”

不过,身份如此卑贱的“妾”,为何后来会指男性除妻子以外的配偶呢,

这其实也起源于西周。西周时期盛行政治联姻,身份高的女子为妻,而她们身边的侍女,往往也是陪嫁女,而她们就是媵妾。媵妾的地位比普通的妾要高,但依旧远低于“妻”。后来,随着一夫一妻多妾制度的发展,妾逐渐分为“良妾”和“贱妾”。良妾通常就是指媵妾,而贱妾往往是通过人口买卖得来的。当然,不论是良妾还是贱妾,其地位都无法和正妻相比,她们更像是半妻半奴的存在。

古代的一夫多妻制起源和发展

古代的一夫多妻制起源于黄帝尧舜时期,尧舜是远古部落的首领,为了能够生育更多的孩子,增加劳动力,所以开始实行一夫多妻制度。

从此这个制度开始流传下来,后来的皇帝都有三宫六院七十二嫔妃,甚至每年还会选秀,为皇室开枝散叶。除了皇帝,古代一些王爷、侯爷和大臣,甚至是有钱的商户都是一夫多妻,他们可能一个人有七八个女人,由于女人太多,所以他们的后宅经常会发生各种争斗,在许多电视剧中我们都可以看到。这也是一夫多妻制度的弊端,女人太多争斗就多,很多孩子都会被孩子,所以孩子是越来越少,而不是越来越多,有些人可能到最后连个儿子都没有。

虽然古代实行一夫多妻制,但是每个男人都只有一位正妻,然后两位平妻,其余的则是妾。古代的妾室是没有地位的,在正室面前就是奴才。在古代妾又被称为“侧室”、“夫人”等等,古代封建社会等级是非常森严的,妻叫娶,而妾则是叫纳。

在明代甚至还有规定如果男子四十还没有子嗣,就必须纳妾。这给那些想要纳妾的男人找了一个很好的借口,“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这可是一直以来的古训啊。因此为了传宗接代,古代一些富裕的人家都会娶好几个小妾。

此外,凡是未经明媒正娶的女子,也称为妾。

《礼记·内则》认为“奔者为妾”。她们遭受社会的歧视,“父母国人皆贱之”。

一夫多妻制的产生虽然有其一定的历史原因,但由于它是一种十分不合理的婚姻制度,所以很早就有人主张革除它。如《易经·革卦》彖曰:

“水火相息。二女同居,其志不相得,曰革。”

但是这种微弱的呼声在当时并没有多大的作用,更难取得实效。

在这个时期出现的一夫多妻制有许多原因:

第一,是母系制的彻底崩溃与男权的伸张。

男子以女子为私有财产,既然是私有财产,当然多多益善。

第二,部落战争和奴隶使用的结果。

私有制引起了比过去广泛、剧烈得多的掠夺战争,通过战争总有大量的妇女、小孩成为奴隶,被胜利者任意占有。

第三,统治阶级的纵欲,以女子为玩物,同时以蹂躏女子多作为其权势的象征。

这正如吴景超所说:“有钱有势的人想‘御声色’,乃是多妻制度存在的主要原因。但在‘御声色’三字之下,不知道有多少人的幸福便轻轻葬送了。”

第四,子嗣观念的影响,多妻则多子,多子则多福。

以上这种情况也是适用于中国古代的。那时,殷商民族是处在一个农业颇为发达,而四邻的敌人又极多的环境之下,他们自然会有多妻的要求,因为多妻可以多子,多子则可以扩张本族的势力,以抗御敌人,同时可以协助农业的生产及襄理家事。

自从周代的宗法家族组织确立之后,子嗣观念更加浓厚,如《诗经·螽斯》就以善生子的螽斯来比喻妇女的美德:

螽斯羽,诜诜兮;宜尔子孙,振振兮。螽斯羽,薨薨兮;宜尔子孙,绳绳兮。螽斯羽,揖揖兮;宜尔子孙,蛰蛰兮。那么一夫多妻下女性是如何相处的?

我们知道妾的地位比丫头好不了多少,丫头与丫头怎么相处,说起来就应该更偏向于今天的“同事”关系。大家都是丫头,地位摆在那里,能改变的程度并不多,能争一争的,也就是男人的宠爱了。一般来讲,受宠的小妾得到的物质回报当然丰厚一些,小妾们各凭姿色或者才情从男人那里获得宠爱和物质条件。不过很多时候,就算获得了财产也只能在家中内部流转,是不能带走的。

所以,电视剧里面那种妻妾斗争基本上不会出现,更不会有男人为了小妾反过来打压妻子,和妻子反目。在那样的封建制度下,社会等级森严,男人也不像今天一样脑子里会有什么人人平等的思想,所以他们会很乐意的左拥右抱又不用给予太多,尤其是名分。不过,任何事都有例外,史书上记载的悍妒事迹也不少,有妻子怒骂、反目甚至将妾置于死地,也有男人特立独行宠妾灭妻,不过这就像村女嫁给了高干子弟一样,发生的概率很低,和主流社会并不相符。而且大户人家尤其在意家风建设,一举一动都恪守礼教约束。

总结:在封建宗法等级制下,妾的地位是极低的,她们即使要争宠,也是在妾之间进行,争取成为丈夫除正妻以外最宠爱的女人,以求获取地位。像影视节目当中,以妾的身份打败正妻成功上位的例子,毕竟还是少数这种制度对于男女平等当然是一种阻碍,在这种制度下,女性的人权完全得不到保障,不仅是尊严,有时就连生命都掌握在丈夫和家里正妻的手中。这与时代潮流是相悖的,正因为如此,民国和新中国才会不断颁布法律,取缔一夫一妻多妾制。

5. 红楼梦里有哪些隐藏剧情?

《红楼梦》中贾宝玉与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令人印象深刻,也成就了《红楼梦》的赫赫声名。而围绕《红楼梦》兴起的红学更说明了它的价值所在。透过作者曹雪芹的家庭背景与人生经历,可以知道,历史上可能确有"贾宝玉"之人!

那这个"贾宝玉"会是谁呢?小说中的贾宝玉叛逆,不思上进,视功名利禄,富贵荣华如粪土,向往平淡自由的生活。而他与表妹林黛玉相爱却不能厮守一生,最后青灯古佛度过一生。结合曹雪芹的生活年代,符合贾宝玉这一人物形象的,只有一个:纳兰性德。这位纳兰性德同样拥有显赫身世,老爹是当朝名人纳兰明珠,自己也是康熙爷身边的大红人,却视功名如浮云,向往自由,也同样的有一个让他一直遗憾的表妹。

但看曹雪芹的生活年代,显然不是与纳兰性德同时代的人,与纳兰性德相识的人是他的祖父曹寅。两人同为康熙身边的带刀侍卫,又同样爱好诗词,有共同兴趣,是从小到大的伙伴。所以曹雪芹应该是从祖父那里听来的很多关于纳兰性德的故事。

那为什么曹雪芹不直接写纳兰性德,而偏要使用障眼法,编了个前世姻缘的神话来掩饰呢?在当时没有文学作品是直接地把现实人物写出来的,还有可能是不想惹出麻烦吧。还有一个直接的论证例子,乾隆皇帝当时看过《红楼梦》后直呼是纳兰家事,因为乾隆对纳兰家的事情很了解,也清楚纳兰其人。

而历史上的这个宝哥哥,下场也是悲凉无比。本是一位文武全才,满清第一词人,皇帝身前大红人,前途无量。先是错失"人生若只如初见"的表妹,因为不珍惜,又错过了妻子卢氏,后来都在对妻子眷恋怀念和愧疚中悲痛不已,导致年近三十一岁就去世了。

这才是真正的贾宝玉。又是一位英年早逝的奇男子啊!

中国人的姓名、字号,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曹雪芹通过《红楼梦》人物的命名取号,选姓定字,为小说人物涂上了艳丽夺目的色彩,成为全书艺术构思不可缺少的艺术文化。这些人物姓名形象的命名不仅是一种“符号”,而且还具有深刻的内涵和审美价值。清人洪秋蕃在评及《红楼梦》人物命名艺术时曾指出:“《红楼梦》妙处,又莫如命名之切。

他书姓名皆随笔杂凑,间有一二有意义者,非失之浅率,即不能周详,岂若《红楼梦》一姓一名皆具精意,惟囫囵读之,不觉耳。”又说:“《红楼》一名一姓不苟如此,岂他书所能企及。”这是具有非常眼光的见解,核之本文所列《红楼梦》人物选姓、命名、取号、定字,无不渗透着作者的“精意”,绝非“随笔杂凑”者可与之相比。那么,《红楼梦》姓名字号的背后到底隐藏了多少秘密?现解读如下;

以姓名字号隐喻人物形象性格命运。例如,林黛玉、薛宝钗、史湘云、李纨以及元、迎、探、惜四姊妹的姓名字号,都与他们的形象塑造、性格特征、命运人生相关。以姓而言,薛谐雪,易消溶。其名宝钗隐喻其婚姻如金钗易分,最终命运是“金钗雪里埋”。湘云之名应了“水涸湘江,云散高唐”的诗谶。李纨之纨,有纨扇之喻,少寡如秋扇之见捐,但有令德,故能奉扬仁风,其最终应了“春风桃李结子完”的结局。

元春得春气之先,占尽春光,故有椒房之贵。但春光(盛景)易逝(早亡)春光即逝,则秋冬(衰败)不远也。既有个人命运预示,又有家族败落之暗喻。迎春是当春花木,迎其气则开,过其时则谢,其性类木,故又谓其“二木头”。探春是有春则赏,无春则探,不肯虚掷春光,故其为人果敢有为。惜春谓孤负春光,青灯古佛伴其一生。四春则成了“原应叹息”。

以姓名字号寓意作者爱憎分明观念。作者对他喜爱的人物赐以美名美字美号,如敏探春、勇晴雯对他批评的人物用“时宝钗”、“浪荡子”等字词憎恶者则用“呆霸王”一类的词汇。又如袭人旧名珍珠,及侍宝玉,“珠”已破而不圆,不成其为珍,故夺其名改为“袭人”。宝蟾,蟾有毒之物,而薛蟠宠爱如宝,故名宝蟾。薛蝌之蝌谓蝌蚪,虽能文而文理不属。这些名字皆寓褒贬之义。

以姓名字号读音达到意会含蓄新效应。《红楼梦》中人物多以优美、新颖、典雅、含蓄、响亮的字词来组合姓名字号,不仅富有色彩感、节律感,而且具有深沉的美感,是构成小说整体艺术成就的一部分。这种艺术效果同主要人物的姓名字号取之于诗词名句和化用成典是密不可分的。特别是作者擅用中国汉字组成的多义性特点,使小说人物姓名字号具有隐喻性和同音异义性,达到了意会含蓄、艺术别致的效应。例如傅秋芳之名暗隐花当春则旺,当秋而零落,秋芳之花不能与大观园群芳争妍斗艳。邢岫烟取之云出为岫,雨出为烟,无足轻重之谓。又李纹、李绮则取水波散处为纹,余霞散处为绮之意,皆为闲散之人,名中已暗喻了。

以姓名字号的措词达到形音义的结合。《红楼梦》以姓名字号大多是由组词法、提炼法、谐音法、附着法、析字法、谐音法构成的,达到形、音、义三者有机结合。《红楼梦》人物姓名字号,充分运用了这些方法,形对、音对、义对均达到炉火纯青的境界。特别是利用谐音法、析拆法、组合法,使小说人物姓名字号具有娱乐性,其中的大量谜语式的姓名字号尤其吸引读者和研究者,乃至二百年来不断出现“猜谜”式的解说。例如《红楼梦》中某些次要人物为主要人物之“小照”,他们的名字常与主要人物的姓名、命运相关联,极富有隐喻之意义。晴雯是与林黛玉相关人物。薛(雪)虚林而有晴雯照于林间,有和煦之景,晴雯死而林无生气,不久即亡。又如紫鹃,乃啼冷月之鸟,托于林,而遇薛(雪)尤有寒鸦之色,故有血性忠于主。雪雁为黛玉之婢却陪宝钗出嫁之用,为赝者。

图片来源于网络

以姓名字号的组词达到雅俗相间共赏。高雅者如潇湘妃子、蘅芜君、颦颦等等,俗者如呆霸王、二木头、浪荡子等。有的人物名字较俗,其表字却很雅,如薛蟠之字文龙(或文起)即很雅。《红楼梦》是以甄(真)起——“甄士隐梦幻识通灵”,以贾(假)结——“贾雨村归结红楼梦”。

一部大书“真事隐去”,“假语存焉”,真真假假,“假作真时真亦假”,正是以甄(真)贾(假)两个姓名统摄全书,其深层之意正是告诉读者已往的历史是废弃“真事”,《红楼梦》中姓名的艺术魅力,在甄(真)贾(假)两个人物身上得到了完整的体现,实在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这绝非是溢美之词。笔者通过本文对小说中人物姓名字号的研究,亦可深刻体会作者的艺术修养之深厚,表现之纯熟,实乃旷世奇书。

6. 尤二姐秋桐平儿三个人都是贾琏的妾?

尤二姐是宁国府贾珍之妻尤氏的妹妹,出身虽比不上贾府的千金小姐那么尊贵,但肯定比寻常百姓家的普通Y头要强很多,虽是贾链的二房,却不是普通的妾,也算是明媒正娶的妻子,《红楼梦》中第六十五回有交代,贾链偷娶尤二姐,既然是娶,按常理推断应该地位跟正妻相差不大,下人们也称尤二姐为奶奶而不是姨娘,所以她的身份仅次于凤姐,将来凤姐如有不测,尤二姐便是贾链的正室夫人无疑。

尤二姐虽貌美如花,比凤姐有过之而无不及,只是太过善良、单纯、懦弱、缺乏心计,对凤姐的百般迫害和欺压缺少反抗精神,一味地顺从并忍气吞声,导致最终被凤姐设计陷害并折磨致死,结局非常悲惨,让人深感婉惜,值得同情。

秋桐本是贾链之父贾赦房里的Y环,是服侍贾赦的人,后被贾赦当作礼物赏给了贾链,成了贾链的侍妾,其地位之低不难想像,因此其身份跟尤二姐相比根本就是不在一个层次,比尤二姐实在差得太多,就算得到贾链宠爱,最终也只是一个姨娘身份,只是她自以为是贾赦的人,不知天高地厚,盲目尊大,心高气傲,是个低智商低情商而又自私蛮横的女人,连凤姐都不放在眼里,后被凤姐利用,成为凤姐除去尤二姐的一把利刃,实在是可恨、可悲、可笑、可怜至极。她出身低贱、婢微又无靠山和处世经验,难免会成为封建社会制度下的牺牲品,最终被凤姐除去是再所难免的事情,结局比尤二姐也不会好多少,像这种心肠歹毒毫无同情心的人,不管结局如何悲惨,也只能称之为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是自作自受,不值得同情。

平儿是凤姐娘家时的贴身丫环,原不是贾府的人,是凤姐嫁入贾府后被当作嫁妆跟随凤姐来到贾府,而成为贾链的通房丫环,应该也属于侍妾一类,其身份和地位略低于秋桐,虽说平儿身份地位在三人中最差,但是,人家就是争气,不仅有尤二姐的貌美如花,更具备尤二姐和秋桐所没有的高智商和高情商,更可贵的是,平儿心地善良,为人正直,从不帮着凤姐为非作歹,而是得饶人处且饶人,处事公正喜欢帮助弱者,完美周旋于贾链和凤姐之间,在狭缝之中求得生存的空间,既讨得贾链的喜爱和敬重,又深得凤姐的信任和喜欢,真应了我家乡的一句俗语,叫做"快刀切藕两面光",左右逢源,成为巜红楼梦》众多女性中为数不多的笑到最后的女人,直到凤姐死后被扶为贾链的正房夫人。

总之,尤二姐、秋桐、平儿虽然都不是贾链的正房夫人,但身份和地位却仍有天壤之别,尤二姐身份地位虽仅次于凤姐,正因为如此,才让凤姐有危机感,且尤二姐没有丰富的处世经验,对凤姐的奸诈、歹毒、阴险缺乏足够的认识,釆用错误的忍让和顺从而不没有网反抗或以反制措施,最后才被凤姐设计除去,是个值得同情的苦命女人,秋桐身份低微,为人处事却歹毒霸道,就算凤姐都敢招惹,不管结局如何悲惨,也只能称为"天作孽犹可违 自作孽不可活。"不值得同情。平儿却不同,虽在三人之中身份和地位最低,面对泼辣、狠毒的主子凤姐,没有成为帮凶,而是用智慧、正义和一颗善良的心诠译着对主子的忠心,为凤姐减轻罪恶的同时,赢得了主子的信任和赏识,是凤姐的得力助手。在主子和下人心目中威望是三人中最高的,甚至远胜于半个主子的赵姨娘,从她们三人不同的为人处世和结局中让我们启示到,在封建时代,面对恶劣的生存环境和复杂的人际关系时,既不能傍人尤二姐那样盲目忍让顺从没有反抗精神,也不能像秋桐那样没有丝毫同情心残忍地去加害别人,而是像平儿那样用智慧和宽容去化解矛盾,为自己争取更多的生存空间。

以上只是本人的看法和理解。

注:图片来自网络。

7. 清朝宗人府到底有多恐怖?

所谓宗人府顾名思义就是管理宗人的单位机构,那么什么叫做宗人?宗人就是皇室宗亲,因此来说清朝的宗人府职能就是管理爱新觉罗氏皇室宗亲的单位机构。

清朝以清太祖努尔哈赤的老爹塔克世为分界线,塔克世的后人这一系都属于皇室嫡系子孙,塔克世平辈或者长辈的后人都属于皇室旁支。皇室嫡系称之为宗室,腰间系黄带子,因此俗称黄带子;皇室旁支称之为觉罗,腰间系红带子,因此俗称红带子。不管是黄带子宗室还是红带子觉罗,都算是皇室宗亲也就是宗人。

清朝自顺治入关之后就承袭了明朝的宗人府制度,用宗人府来管理庞大的皇室成员群体,皇室成员是一个非常庞大的群体,以顺治入关时期为主,顺治的九族之内同姓亲属都属于皇室宗亲,而且这还要考虑到日后这些皇室宗亲的繁衍,虽然顺治入关时爱新觉罗氏宗亲未必会有多少,但是繁衍几代下去,那可就是非常大的体量了,因此顺治效仿明朝设立了宗人府来管理爱新觉罗氏宗亲。

宗人府看似管理皇室宗亲职能应该比较简单,实际上工作量非常繁琐且复杂,宗人府要负责编撰皇室家谱也就是《玉牒》,而清朝的《玉牒》又分为帝系、宗室、觉罗三套家谱,帝系就是专门记载帝王这一系子孙,宗室就是专门记载皇室嫡系近亲。而觉罗则是记载皇室旁支的家谱。帝系和宗室都用统一的黄卷记录,而觉罗则用红卷记录。

这些皇室成员的子女嫡庶身份、名字、封爵、娶了谁、嫁了谁、生死时间、谥号以及丧事规格都是需要由宗人府一一记录。

除了记载皇室宗亲的婚丧嫁娶的人生大事之外,宗人府还要负责兴办觉罗宗学,也就是专门供清朝皇室子弟上学的学校,皇帝的子嗣都统一在紫禁城的上书房读书学习,上书房就相当于皇帝家族的学校,那皇帝重视子嗣教育,也不能不让宗室皇亲没有教育啊,因此宗人府就要负责兴办觉罗宗学,免费供皇室宗亲子弟学习。

既然提供学习,那宗人府也会有考试,这个考试是专门针对皇室宗亲的考试。因为清朝爵位承袭制度是降级承袭,也就是老爹如果是亲王,那将来他儿子就得承袭郡王爵位,每传一代就得降一级承袭爵位,而且承袭爵位的大多是嫡子,也就是原配妻子生的孩子,小妾所生的庶出儿子是没资格承袭爵位,除非嫡妻不能生育,则由庶长子承袭爵位,所以那小妾生的和嫡长子之外的其他儿子怎么承袭爵位呢,那就得通过宗人府的考试才能承袭爵位了。

考封是清朝对于皇室宗亲特有的一种封爵制度,它是有一定的基准值,比如亲王嫡妻所生的幼子,按照考封规矩通过考试可以封不入八分辅国公,侧福晋所生的儿子通过考试可以获封二等镇国将军,其他妾侍所生的儿子通过考封可以获封三等辅国将军。因此还得看父亲的爵位,才能决定儿子通过考试获封和等爵位。

宗人府对于考封的考试项目只有三项,分别是满汉文翻译水平、骑马射箭和步行射箭,想获封爵位,必须三项考试全考优才能顺利获封对应爵位,如果两优一平,就降一等封爵;如果一优二平或二优一劣,就降二等封爵;如果是一优一平一劣,这就降三等封爵;一优两劣、两平一劣、一平两劣及全劣者,那就不用想着要封爵了,直接停封变成闲散宗室了。

这是对于皇室宗亲的教育方面,除了教育方面,宗人府还要负责皇室宗亲的生活保障,由于有考封制度的筛选,很多皇室宗亲考不及格,得不到封爵就变成了闲散宗室,在乾隆之前,闲散宗室是没有朝服和生活保障的。

乾隆后来发现这些闲散宗室得不到封爵,还不事生产工作,很多人生活极其艰难,甚至不如一般富裕点的平民百姓,因此乾隆认为这些闲散宗室丢了皇家的颜面,于是乾隆下旨,赐予闲散宗室每人一套从四品武官的朝服,并且每年给他们发放一笔养赡银,以保障他们的生活。

按照乾隆定下的规矩,这养赡银也是分为嫡系皇室宗亲和旁系觉罗宗亲发放,嫡系皇室宗亲每年可以从宗人府领取36两银子和42斛米,旁系觉罗宗亲每年可以从宗人府领取24两银子和21斛米。

按照晚清时期京城一家五口的每年生活费用大概在30两银子左右,按照乾隆制定的养赡银,这笔钱在当时真可以算是“低保”了,当然闲散宗室不必在京城居住,如果他们选择在京郊附近居住,生活消费肯定是要比京城低得多,那这笔钱足够他们富裕的生活了。

不过随着后来晚清时期清朝各种割地赔款,国家财政十分吃紧,宗人府干脆就不再发放这笔养赡银,这也导致晚清时期不少皇室宗亲生活十分窘迫,以变卖祖产为生。

除了这些,宗人府还负责接受皇室宗亲的诉求,比如皇室宗亲生活窘迫,想请求皇帝帮助一下自己,打报告向皇帝反馈自己的诉求就需要宗人府来处理,还比如有些皇室宗亲自认为能力不错,想向皇帝毛遂自荐,这也需要由宗人府把他的诉求转达给皇帝。

这么一看宗人府好像是专门给皇室宗亲发放福利的地方,那为何在清朝很多皇室贵族一说起宗人府就谈之色变呢?

上面只说了宗人府为皇室宗亲发放福利的好处,既然有福利自然也要有惩罚,处罚皇室宗亲也是宗人府的职能之一。

都说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实际上这不过是封建统治者打出来的口号,忽悠老百姓的而已。在清朝皇室宗亲们如果触犯了律法,执法机构接受审理之后,最终处罚权会移交给宗人府,由宗人府对执法机构的执行文书签字盖章,这才算审判生效,如果宗人府认为执法机构执法有异议,可以拒绝签字盖章,发回让执法机构重审,所以到最后犯法的皇室成员大多都会被从轻处罚。

最典型的案例就是嘉庆时期的敏学案,爱新觉罗·敏学是黄带子身份,夏天某日他在街上赤膊出行,腰间没有系上表明皇室身份的黄带子,在街上与一小贩起了争执,将其殴打,后来负责京城治安的步军统领衙门的士兵到了,也被敏学带着手下家仆一顿暴打,敏学更是直接打到了步军统领衙门,把治安士兵的值班室都给砸了。

于是这件事就闹到了刑部,到了刑部之后,敏学亮出了皇室身份,因此刑部又把这个案子转交到宗人府手上,当时宗人府的最高长官宗令是嘉庆的八哥仪亲王永璇,宗人府在处理皇室宗亲犯法的事情上向来是和稀泥,本着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态度,永璇这个人又是出了名的不爱担责任,于是他始终都没有对这件事表态,只让刑部看着办。

于是当时的刑部尚书秦承恩认为永璇没有表态,这意思就是想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想把敏学从轻处理完事,按照敏学的犯法罪行他当时应该被判杖刑一百,流放三年,秦承恩却将他从轻处罚,只判了杖刑二十五,宗人府圈禁九个月,罚一年俸禄。

这件事后来被嘉庆所知道,嘉庆当场大怒,嘉庆当时已经认识到皇室宗亲越发堕落,他正好想以敏学树立典型,并且还能给老百姓们一个交代,于是嘉庆严厉申斥了永璇和秦承恩,永璇被罚俸三年,秦承恩被降职,嘉庆从严惩处了犯法的敏学,将其在宫门外重责四十大板,终身流放边疆,永远不许回京。

通过敏学的案例就能看出来,在不闹出人命的情况下,如果不是皇帝干预,宗人府通常都会袒护犯法的皇室成员,尽量让他们以罚款来代替处罚,犯了法的皇室宗亲只要交一笔罚款,就基本没事了,罪名严重一些的也顶多是圈禁在宗人府一段时间。

再严重的就是降级身份等级,皇室宗亲除了上面说的黄带子和红带子身份,还有紫带子身份,也就是指被革除了宗籍身份。黄带子身份的皇亲可以降级为红带子,那红带子身份的皇亲怎么降级,那就降级成紫带子身份,而紫带子大多是指被革除宗籍身份后被重新收录的人。

由于在顺治时期有规定,爱新觉罗氏同姓不婚,即便一些皇室成员被革除了宗籍身份,他们的信息也要被收录在《玉牒》之中,虽然他们被革除了宗籍身份,但他们毕竟还是爱新觉罗氏的血脉,因此《玉牒》中要详细记录他们因为何事所革除宗籍,就是为了防止同姓通婚。

能获得被革除宗籍这种严厉惩罚的基本都是触怒了皇帝,而且被宗人府主动传唤的皇室宗亲那基本都意味着他们肯定是触怒皇帝,要被皇帝收拾了。

清朝历史上最有名的宗人府惩罚皇室成员案例就属雍正时期,雍正的政敌弟弟康熙第八子胤禩被折磨死在了宗人府之中。

雍正四年(1726年)正月初五,雍正对外公布了八弟廉亲王胤禩40条大罪,下旨褫夺了胤禩爵位,革除胤禩黄带子身份,削除胤禩宗籍身份,这里要知道胤禩是直接被革除了黄带子身份,也代表着他连成为紫带子身份都没有了,雍正还将胤禩改恶名为“阿其那”。

像胤禩这种情况就等于他这一支的后代宗籍身份都被从《玉牒》中剔除了,但是胤禩的这一支的情况还会被宗人府详细记录在案,子女身份资料都会被宗人府留存,就是为了防止同姓血脉通婚。

胤禩后来也被囚禁于宗人府之中,雍正特意为胤禩打造了单间,加高了单间院墙,并且雍正不准命人服侍胤禩,在胤禩生病时也不让请医生和开药,只给胤禩提供粗糙饮食,在这种情况下,胤禩只被囚禁了半年多点就被折磨的咳血而死。

而胤禩也不是无缘无故就被雍正定罪,检举弹劾胤禩的正是当时的宗人府最高长官宗令康熙第十六子庄亲王胤禄。

胤禄算是雍正比较倚重和信任的弟弟之一,他在雍正继位后担任了宗人府的长官宗令,他也由此变成了雍正手中的一把枪,专门负责弹劾当初与雍正争夺皇位的那些兄弟。他在领会了雍正意图之后,就立刻弹劾了胤禩,而雍正也借着胤禄的弹劾,对胤禩展开调查,并大肆放大胤禩的失误,最终将胤禩削除了宗籍身份囚禁而死。

胤禄除了利用宗人府帮助雍正弹劾过胤禩,还弹劾过参与争夺皇位的康熙第三子诚亲王胤祉,也导致后来胤祉被囚禁抑郁而亡。可见宗人府对皇室宗亲有监管和弹劾的权力。

也正是自雍正利用宗人府大肆打击迫害与自己争位的兄弟们之后,此后清朝的皇室贵族只要一提起宗人府那就是谈之色变,因为自雍正之后,宗人府给了这些皇室贵族蒙了一层阴影,所以谈之色变。

说到宗人府的长官宗令,再说一说宗人府的官职架构,宗人府的最高负责人就是宗令,这一职务是有爵位要求的,必须得是由亲王或者郡王这个级别的人才能出任,宗令之下是左右宗正,这两个职位必须是由贝勒或贝子这个级别爵位的人才能出任,宗正之下是左右宗人,最初的时候这两个职位也必须是由镇国公或者辅国公这样皇室爵位的人出任,后来改为只要是皇室成员即可,不限爵位。

宗令、左右宗正、左右宗人属于宗人府最高的三级长官,都必须得是由皇室成员且还得有获封爵位的人出任,就比如胤禄是康熙的第十六子,标准的嫡系皇室成员,他被康熙过继给堂伯父庄亲王博果铎,继承了庄亲王爵位,雍正继位后又十分倚重他,所以他才能出任宗人府最高长官宗令一职。

在宗令、宗正、宗人三级官职之下是侍郎、郎中、员外郎、主事、经历、笔帖式各级官职,基本架构和六部的职能架构差不多,只是宗人府的侍郎要比六部侍郎低一级,六部侍郎都是正二品官级,而宗人府的侍郎则是正三品官级,这也代表了宗人府整体地位比国家行政机构六部略低一些。

不过自雍正利用宗人府打击迫害了当初与自己争位的这些兄弟们之后,虽然宗人府按照职能性质和地位来说比六部和都察院、大理寺等这类国家行政执法机构略低一些,但是雍正之后的这些皇子王爷等皇室贵族可能对真正的国家执法监督机构都察院、大理寺不买账,不过说起宗人府却绝对会为之色变,这就因为这些皇室贵族只要是被宗人府主动传唤的,那不用想,准是皇帝想收拾你了,皇帝远比国家的执法监督机构对这些皇室贵族威慑大得多,所以这些皇室贵族宁死都不想被宗人府主动传唤。

写在最后

其实宗人府的职能是对皇室成员的管束机构,它既有为皇室成员发放福利和服务的职能,也有惩罚犯错和犯法的皇室成员职能,所以皇室贵族谈起宗人府都会为之色变,如果是宗人府主动传唤,那更是宁死不去了,十之八九就是皇帝想亲自惩罚自己了。

试想一下皇室贵族平时再骄横,归根到底还是靠了皇帝这棵大树庇荫,如果皇帝真要想收拾你,像嘉庆拿敏学那样树立典型,亦或者像雍正收拾胤禩那样,那这些皇室贵族能不害怕吗?

小岛知风拙见

欢迎四海八方的朋友关注和点评!

免责声明:本文作者:“作者”,版权归作者所有,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分享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信息贵在分享,如有侵权请联系7780@88.com,我们将在24小时内对侵权内容进行删除。
(64)
空间文:穿成弃妇,没钱没地,神奇空间在手
上一篇 2024年01月26日
暂无数据
下一篇 2024年01月26日

相关推荐

返回顶部